信息快递

横向联动 纵向贯通 三元区奋力开创家庭教育发展新局面
2024-05-08 11:08:01 

近年来,三元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及《福建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优势,找准定位,主动发力,为家庭教育工作赋能增效。

主动构架,绘制家庭教育推进图

一是规划蓝图建格局。制定《关于指导推进三元区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年)》,将家庭教育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其中2023年投入325.08万元用于全区家庭教育工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成立了以区政府分管领导为主任,区妇联、区教育局、区委文明办等单位为成员单位的三元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每年均召开全区妇儿工委会议研究家庭教育工作,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家庭教育工作新格局。

   

二是明确重点强落实。将家庭教育服务指导工作、评估家庭教育重要指标数据作为妇儿工委工作的重要内容。把构建平等和睦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作为三元区2021-2030年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重点任务,妇女纲要增设“妇女与家庭建设”领域,儿童纲要增设“儿童与家庭”“儿童与安全”两个领域,推动落实家庭抚养、教育、保护与引导的多元责任。

三是细化指导促规范。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服务站点规范化建设的工作方案》,全面加强家庭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引导家长树立正确育儿理念、普及科学家庭教育知识,从目标宗旨、工作定位、阵地建设、队伍建设、活动载体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有序推进,织密家庭教育服务网

一是加强阵地建设。推进乡村复兴少年宫、乡村学校少年宫和社区四点半学校建设,在乡镇,采取学校少年宫“固定+精准”、各类文明实践基地“自选+特色”模式,设置课程50门,组织开展主题活动350余场次,服务学生5000余人次。比如,中村乡乡村学校少年宫与三明学院资源与化工学院联合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10余项;白沙街道群二社区创新开设“十二点半学校”,实现了学校、社区、家庭的“无缝对接”;列西街道富华社区采取“课业辅导+拓展活动+兴趣班+陪伴=爱心课程”模式,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是注重队伍建设。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组建由55人组成的家庭教育讲师团。面向全区挑选优秀校长、园长、教师、家长充实讲师团队伍,举办家庭教育指导力研修提升线上线下培训10余次,3000余名家庭教育工作者参训,让家庭教育专业指导力成为教师的必备专业素养。

三是关爱困境留守儿童。我区现有孤儿4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65名,留守儿童173名,孤独症儿童98名。2022年以来,我区投入142万元购买10个儿童关爱服务项目;开展关爱帮扶行动36场次,服务1.2万余名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与问题青少年,累计发放慰问金及各类物质30.3万元;运用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开展“福蕾行动计划”80余场次,受益儿童1800余人次,初步形成“汇需、联动、支持”的留守、困境儿童服务网络。

紧扣重点,提升家庭教育工作格局

一是规范家长学校管理。通过家长会、开放周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开展云端直播家庭教育资源学习活动,积极向各校园推荐优质家庭教育资源;承办福建省“积极心理 幸福教育”家庭教育公益宣讲活动,开展“让爱住我家”家庭教育培训活动。三元区东霞小学、三元区沪明小学、三元区东安小学、三元区第一实验学校荣获“福建省家庭教育特色学校”称号,三明市陈景润实验小学被确定为“福建省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

  

二是完善课程指导体系。指导开发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家庭教育课程,针对幼儿园、小学、初中三个大学段,精心确定了十一个家教课程大系列,设置了近200个不同年龄段的个性化家教课程。积极开展“订单式”课程征集活动,按照“必修课+选修课”的基本分类完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引导家长全面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和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三是丰富家校合作模式。建立家庭教育咨询室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随时接受家长的来访、求助和咨询,并指导、支持、监督家庭履行家庭教育职责,提升家长的监护能力和育人责任意识。开展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家长读书会、家长进课堂等活动,面对面地与家长沟通家庭教育的话题。开办“家长读书会”400余场次,开展“家长进课堂”近270场次,亲子实践活动300余场次,育儿经验交流会近200场次。

社会协同,深化家庭服务成效

一是纳入文明创建内容。重视精神文明创建,将家教家风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评选的重要指标。2022年以来,共评选文明村镇73个,文明家庭22个。

二是加强婚恋家庭辅导。组建由60名婚恋辅导志愿服务者组成的轮值辅导队伍,开展婚前辅导、婚后引导、离婚疏导全流程服务。2022年以来,共为1299对夫妻开展服务,调解成功482对,排除2例涉及“民转刑”隐患。

三是完善婴幼儿照护体系。陆续出台《关于做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三元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整体方案》《三元区民办幼儿园托班开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完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法规,有效推动家庭教育和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我区现有备案登记托育机构26家,可提供托位2184个,目前在托婴幼儿1065人,两所托育园获得市级示范托育园称号。

强化维权,延伸家庭教育臂膀

一是构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阵地。全区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实施妇女儿童权益服务项目5个,建设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13个,组建涵盖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146人的调解工作队伍,在法律法规宣传、儿童维权、心理咨询等方面实现信息共享、司法救助线索移送、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相互衔接的妇女儿童保护联动机制。

二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区检察院依托“麒麟未士·益童元梦”未检品牌,创新打造“春蕾幸福家”家庭教育工作室,建立“春蕾安全员”队伍17支,“春蕾安全员”329名。运用“春蕾安全员”机制成功发现线索并刑事立案2件2人,对张某甲的综合救助保护案例先后获评2020-2022年度三明市妇女儿童维权优秀案例、福建省落实“春蕾安全员机制”工作优秀案例,“春蕾幸福家”家庭教育工作室获评三明市家风家教示范基地。

三是高度重视涉未成年人案件。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基本原则,区法院在审理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过程中对隐藏在案件背后部分家长存在对未成年人子女的教育成长不上心、不尽心,教养未成年人子女方式失当等家庭教育问题,及时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责令家长主动承担家庭教育责任,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2022年以来,共发出教育指导令14份。三元公安分局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依法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70余人次。全区33个处级领导挂包38名重点未成年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导航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9 www.smfnlh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16840号-1 版权所有:三明市妇女联合会